日前,市茶業協會、文體局在點頭鎮柏柳村舉辦“福鼎白茶手工制作技藝培訓班”,來自柏柳村和周邊的翁溪、后井、翁溪村茶農20多人參加了培訓。
培訓班由市茶業協會會長林立慈等相關人員授課,向學員講授了“福鼎白茶制作技藝的價值特征與發展趨勢”、“福鼎白茶制作技藝的歷史地位及其發展過程”和“福鼎白茶制作技藝保護與傳承及意義”等。邀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手工制作技藝傳承人梅相靖現場演示“福鼎白茶制作技藝”,從白茶制作的自然晾青(上圖)、萎凋、渥堆、炭火烘焙等各個環節進行詳細的演練,同時進行講解。
據悉,福鼎白茶手工制作技藝申報“非遺”工作從2009年開始,歷時3年,于2011年5月獲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梅相靖先生是清末民初著名福鼎茶商梅筱溪的嫡傳孫子,在他家里,還保留著梅筱溪在1947年手書自傳體日記《筱溪陳情書》,以及莊晚芳先生送給他60大壽的牌匾。
另據主辦方透露,他們準備在今年連續舉辦4期培訓班,使更多的茶區茶農能得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鼎白茶手工制作技藝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