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日開始,每當夜幕降臨,農民工子女廣場聯歡節就會在福鼎市江濱激情廣場火熱上演,其成員是清一色的企業員工及其子女。
如今,像這樣的文化大餐,當地百姓足不出村就可以盡情享受……
13日晚8點,福鼎市越劇團走進前岐鎮柯灣村,精彩的演出讓村民們大飽眼福。
“唱的戲我們都熟悉,聽著很過癮,能在家門口免費看專業演出,這是我們的福氣。村里的娛樂生活豐富了,打麻將、看電視的人就少了?!笨聻炒宕迕耜愊葪澑嬖V記者。
福鼎市把“送戲下鄉,文化惠民”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越劇團每年送戲下鄉演出300場以上,團長吳丹萍說:“只要農村觀眾喜歡看我們演的戲,我們就會一直演下去!”
解決了群眾的文化溫飽后,從去年開始,該市又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文藝精品生產上。比如由福鼎市越劇團創作,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越劇作品《苜蓿生涯》《才女魚玄機》分別在我省第22屆、24屆戲劇匯演中榮獲7個大獎,太姥山快樂合唱團則多次到臺灣演出。
“我們一方面讓群眾感受到文化在身邊,另一方面,用精品文化帶動群眾文化發展?!备6ξ幕瘜W者馬樹霞說,比如太姥山合唱團、越劇團的演出很到位,自然就會吸引更多市民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
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全覆蓋豐富了群眾文化的“一日三餐”。今年初以來,全市已累計投入資金278.7萬元,完成119面鄉村宣傳文化墻建設,覆蓋了全市42.3%的建制村。桐城街道流美社區挖掘出龍舟文化,每年舉辦“龍舟盛會”……
去年以來,福鼎通過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文化與旅游融合、文化與商業融合,成就了新的文化生產方式,大手筆規劃文化產業發展格局:動工建設中國畬族文化村、探索建立太姥山藝術創作基地、引進國際田園牛莊文化創意基地等。
距離市區3公里的蓮峰山海拔不過50米,被稱為福鼎的綠肺,因成功舉辦世界禪茶文化論壇而聞名于世,眾多開發商瞄上了這塊風水寶地。為了保住綠水青山,福鼎市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婉拒了不少大項目,成功引來廈門根深智業文創集團,投資28億元建設“國際田園牛莊”文化創意園。該項目將于2015年全部竣工,屆時年接待能力將達100萬人次,到那時,福鼎人又會多一處“世內桃源”。
一番努力后,當地的重點文化事業設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前行的路上依然有不少困難,尤其是布局不合理、不科學的現狀仍未根本改變,部分小區文化設施配套滯后,影響群眾文化活動正常開展。
專業人才缺乏則是當地文化產業發展的又一大障礙。雖有福鼎市越劇團等專業隊伍和普法、計生、團委、婦聯等20支業余隊伍,但是,整體來說,專業人才仍然不足,文化創新能力欠缺,與群眾需求尚有一定距離,特別是有些新節目還不太符合留守老人和孩子們的口味。(黃少鶴 通訊員 雷順號 文/圖)
記者手記
貴在常態化
受人力、資金等限制,“文化下鄉”往往是節慶期間熱鬧有余,平時略顯冷清,沒有延續性,效果不太理想。
為此,福鼎市堅持內外聯動,在開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活動中,適應地方實際、群眾所需、個人所長,建立經費保障、事有人干等長效機制,努力使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常態化,讓文化成為百姓的“一日三餐”。
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覆蓋城鄉后,當地不斷嘗試服務模式“三貼近”,以往送戲下鄉是送什么看什么,現在則是群眾想看什么就按“菜單”點菜。
難能可貴的是,當地因地制宜,把這一好的做法堅持了下來,確保工作長流水不斷線、常做常新,不斷豐富內容形式,力戒花架子。
政策回顧>>>
設立省市兩級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
2011年12月中共福建省第九屆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通過《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實施意見》,提出深化藝術扶貧、文化低保工作,推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科技文體法律衛生“四進社區”、“送歡樂下基層”、高雅藝術進校園等活動經?;?。建立以城帶鄉聯動機制,把城市支持農村文化建設作為創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標。設立省市兩級農村文化建設專項資金。
從今年至2016年,福鼎市財政每年將安排專項資金1000萬元,重點扶持文化精品創作、文化惠民工程、農村文化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和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