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一批共21個公路、港口泊位、航道、輸油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復,其中包括13個公路建設項目,總里程超過2000公里。
國家發改委官方網站9月5日集中公示上述批復。國家發改委剛剛公布了25個城市軌道交通及鐵路建設項目、10個污水處理等環保投資項目獲批。其中,23個地鐵項目總投資近8400億元。
至此,9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已有56項。這些項目是在今年4月至8月間獲批。
上述公路港口項目的實際批準時間多為今年六七月。從項目分布區域看,新建公路較多分布在西部省份,多數按四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其中包括,新疆自治區烏蘇至賽里木湖公路、云南麻柳灣至昭通公路、甘肅省臨洮至渭源公路、遼寧省康平海洲窩堡(蒙遼界)至北四家子公路、青海省茶卡至格爾木公路改擴建工程等。
浙江杭州(紅墾)至金華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全長約151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河北省膠泥灣至西洋河(冀晉界)公路,全長約63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
此外,還有位于福州、寧波、珠海、茂名等地的泊位、碼頭項目,以及湖南湘江二級航道、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等工程獲秕。
高華證券研究員張胤認為,中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舉投資,但資本存量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仍處低位,中國仍有加大投資的空間。即便在鐵路、公路和航空等普遍被認為存在問題投資的領域中,仍無跡象顯示出全國性的過度投資,“中國或許建設了很多公路,但是中國人買車的速度更快”。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席張曙光則認為,基礎設施投資項目的選擇,應加強甄別,投向真正有效率的地方。他舉例稱,目前北京至上海的高鐵空座率高,就顯示這種投資是不可取的。
對中國基建項目的效率問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上月曾表示,只要經濟繼續保持較高速度發展,就會帶動運輸、公路等基礎設施,就不會出現空置和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