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很多家長覺得自己被一個鏈條綁架了:優秀的高考成績取決于能否進入好中學,而好中學需要以優秀的小學為基礎。
英國《衛報》網站8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家長被“完美”教育蒙騙 對中國家長來說,即使費用高達10萬元人民幣,這樣的好機會仍不容錯過。孩子將學會如何在短短20秒內看完一本書,或是靠觸覺“讀出”撲克牌的牌面。最有天分的學員在拿到試卷的一瞬間,就能在自己腦海中“看到”答案。
大約30名7到17歲的中小學生報名參加了這個上海的暑期培訓班,但10天過去了,他們并沒有學會什么“特殊能力”。有家長不悅地說:“我發現我家孩子什么都沒學會,只學會了作弊?!?/p>
另一名憤怒的父親告訴《衛報》記者,培訓班的老師蠱惑他的女兒,稱她將學會通過觸覺“閱讀”,但測試證明這根本不可能,其他家長卻寧可相信謊言。這個案例凸顯了中國家長的心態——為了自己孩子可以在競爭中脫穎而出,他們什么都可以做。
有專家認為,在競爭異常激烈的中國教育體制中,家長們都想給子女助力,這個怪異的培訓項目只不過是一個極端的例子而已。高考一直是中國家長關注的核心。很多家長覺得自己被一個鏈條綁架了:優秀的高考成績取決于能否進入好中學,而好中學需要以優秀的小學為基礎。大城市的一些幼兒園甚至都有自己的候補名單,而且會組織入園面試。
一位北京媽媽從女兒6歲起,就給她開始花錢報英語班和數學班,雖然她還有一年才上小學。這位媽媽說:“現在每家小孩都上課外輔導班。不只是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成績拔尖的也要上?!?/p>
一位姓魏的女士說,原本無憂無慮的女兒已經表現出精神緊張的跡象了?!暗覀冇帜茉趺崔k呢?小孩子必須努力拼搏才能上好學校。這就是一個殘酷的戰場”。
有這樣憂慮的家長并非少數。皮尤世界民情項目2011年的一項研究顯示,68%的中國人認為國內家長對學生施加了太多壓力,這一統計結果在世界各國中絕無僅有。與此相反的是,64%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小了。
孩子們似乎同意這樣的結論。英國和中國科研人員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浙江省超過1/3的受訪小學生每周至少出現一次頭痛或胃部不適的癥狀。
倫敦大學國際健康與發展中心的科研人員認為:“競爭性、懲罰性的教育環境導致精神緊張與身心失調的癥狀頻繁出現?!?/p>
中國政府已經開始采取措施,遏制這種過度的施壓。前些年,中國媒體曾報道稱,教育部頒布法令禁止幼兒園給孩子留作業。
教育專家尹建莉希望中國家庭多看重孩子的創造力和獨立性,認為家長們也應該長大了。尹建莉承認子女的前途是個讓人煩惱的事情,但她說:“家長們不讓孩子在假期得到適當的休息。他們對如何教育和養育孩子了解甚少,但他們有著非常強烈的競爭意識,所以只會盲從其他家長的做法?!边@不僅使孩子過得很辛苦,而且會產生事與愿違的效果?!皬亩唐趤砜?,小孩子會覺得很疲憊。從長期來看,他們會失去對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