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瀏覽 > 首頁 >
新聞資訊
>
鼎企風采 > 正文
福鼎在構筑“大工業”格局中崛起
添加時間:2011/10/13 9:39:52 點擊數:3013 作者: 來源:福鼎新聞網
赤日炎炎,秋暑逼人。走進福建華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卻是一派涼爽舒適的感受。工人們在明亮寬敞的環境中,緊張有序地工作著。
華正新能源進駐福鼎雙岳工業項目區僅一年多,總投資8億元,屬國家863計劃重點支持的軍轉民用高新技術產業,主要生產鎂鉛蓄電池和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兩大系列。目前,招收員工100多人,第一條生產線正式投產。三條生產線全部投產后,年產鋰動力電池1.2億Ah和鎂鉛蓄電池1500萬只,年產值達50億元人民幣。新能源、光伏電子等新興產業成為了該市經濟發展的“第一引擎”。該市把加速推進工業化作為第一位戰略任務,以產業集群發展和轉型升級為重點,強化政策扶持和引導推動,全力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總量。今年1—8月,財政收入完成9.616億元,同比增長29.5%;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97.59億元,同比增長38.8%,發展勢頭強勁。
科學構筑大工業格局,全力打造快速崛起的項目支撐。按照“擴容提升”的總體要求,福鼎市構筑了福鼎工業園和龍安、水井頭、鐵塘里、岙里、貫嶺、江邊、金山、點頭、店下、南派等“一園十區”的大工業格局,全力推動雙岳項目區向前岐彩岙墾區、雙嶼片區拓展,促進福鼎工業園規模擴張、龍安開發區總量提升。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群、土地集約”原則,明確各項目區功能定位,完善產業發展規劃,配套基礎設施,降低入園成本,打造閩浙邊界各具特色、富有競爭力的工業項目集中區。近年來,該市堅持每年引進工業項目100個,開工建設50個,竣工投產50個,全市共引進和實施工業項目367項,總投資220億元,達產達標后可新增產值700多億元。2010年,一批產業帶動強,科技含量高的工業項目,鋰電池、單晶硅晶片制造、汽貿城、鎳合金等項目相繼落戶該市,總投資達100多億元,達產達標后可新增產值300多億元。
強本固基促提升,全力打造快速崛起的產業支撐。在堅持招大引強的同時,福鼎市按照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圍繞打響“中國化油器名城”品牌,引導汽摩配件產業向整機制造、通用機械發展,加快組建化油器科技創新研發中心,支持企業建立集團公司或股份制聯合企業,爭取早日實現100億元以上的產業規模;重視食品加工、石材加工產業改造升級,鼓勵龍頭企業實施兼并聯合重組,加快拓展市場占有率,推動產業上規模、上檔次。在該市華益機車部件廠生產車間內,記者看到工人們奮戰在流水線上馬不停蹄組裝產品零件。該廠先后引進日本發那科、瑞士LM12/316量孔加工專機等精密先進生產加工設備600多臺套,擁有十二條大規模流水裝配線,具有年產1200萬臺農林通用機化油器的設計生產能力,產品主要銷往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公司總經理陳儉敏說:“今年化油器生產有望突破千萬臺,產值超3億元。
創新機制抓推進,全力打造快速崛起的要素支撐。該市堅持一切資源要素向工業集中,一切資源要素向工業傾斜。在領導力量上,福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優化投資軟環境措施”、“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處級領導掛鉤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決定”。同時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在交通建設方面,圍繞溫福鐵路、福寧高速公路、104國道,不斷提高路網建設規模和檔次,構筑鄉鎮至市區半小時交通圈以及工業園區與交通主干線的銜接,形成便捷的交通網絡,為產業轉移和項目落戶拓展更大的空間。僅2010年,全市完成交通基建投資2.05億元。在能源保障方面,建成了2座22萬伏變電站、5座11萬伏變電站,正在加快建設2座11萬伏變電站,為項目承接提供堅強的電網保障。
特別聲明: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