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家從事鋰離子電池和鎂鉛蓄電池研發生產公司,創建于2010年8月,占地面積355畝,建成投產后年產值將達30億元。產品具備啟動電流大、能量高、循環使用壽命長、安全無污染等特點。
“把風能、太陽能儲存起來,做成一個儲能電池,然后走向千家萬戶……這個就是新能源,是我們公司產品特色與優勢?!比A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平告訴記者,該項目主要是推動新型復合正極材料、高溫錳酸鋰及磷酸鐵鋰,凝膠電解液等高性能材料及自動化制造工藝技術的應用,實現電動汽車鋰離子電池的產業化生產。
華正集團原來是浙江省蒼南縣的一家塑編龍頭企業,年銷售額達到3.3億元。經過市場調查,華正公司的目光瞄上了新能源領域。2010年4月,福建華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落戶福鼎工業園雙岳項目區,總投資6億元,將年產鋰離子動力電池1.2億Ah和鎂鉛蓄電池1500萬只。
與華正公司對面的藍星玻璃(福建)有限公司則是一家集玻璃生產、研發、加工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去年落戶福鼎,今年8月一期項目正式投產。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增透膜技術目前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預計年銷售收入80億元。
華正、藍星的引進只是福鼎招商引資發生變化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地處閩浙邊界的福鼎市,把推進招商引資工作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理清招商思路、營造招商氛圍、創新招商方式、搭建招商平臺、優化招商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在“投資洼地”上建起了“創業高地”,新能源、現代農業等低碳、高科技類項目再次成為福鼎招商引資的主角。
“招商引資的變化,源自產業結構的重新定位?!备6κ泄I園區管委會主任周全民說,福鼎市緊緊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把對接長三角及與知名民企合作作為招商引資的主戰略,注重引進對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產品檔次比較高的科技型企業和項目,努力形成優勢產業和新興產業,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環保節能、先進設備制造和生物食品為代表的“新四軍”,打造成新的特色品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福鼎市產業和產品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從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化油器、塑料制品、石材,到本世紀初的汽車配件、合成革,再到2010年以來的新能源、新醫藥和新材料等產業,全市新興產業中重點企業達到38家,今年1至9月年實現產值50億元,利稅達3億元。僅2009年來,該市引進高新科技工業項目100個,開工建設50個,竣工投產50個,總投資220億元,預計新增產值700多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