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住山上,臺風一來擔驚受怕的,現在我們住上了別墅,且喝的是自來水、走的是柏油路、坐的是公交車,好日子跟城里人一樣了!”村民王少齡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王少齡一家5口人,子孫三代住在一棟180平方米的農民別墅里,今年養了5畝跳跳魚,全部由當地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收購外銷?!爸灰饲诳?,一畝跳跳魚一年純收入至少5000元?!蓖跎冽g說,“農閑時間,我到村里的一家企業打工,每月還可增加1300元收入?!?
和王少齡一樣,柏洋有100多個村民,通過大力發展養殖業,在家門口的企業務工,鼓起了“錢袋子”。
“去年我生一場大病,花了10萬元,如果不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市里的大病統籌基金,我們家就要賣房子了?!贝迕駞情L福說著說著就流下了眼淚,“生病期間,村里惠民擔保公司主動幫我家擔保貸款,繼續發展跳跳魚養殖,還介紹我兒子到企業打工,讓我家盡快擺脫困境?!辈痪们?,吳長福還清了貸款,剩下的1萬元存款準備明年擴大養殖規模。
柏洋村原是個行路難、吃水難的窮山村,10年前村民人均純收入不到600元。村支部書記王周齊說:“根據福鼎市實施城鄉一體化的優惠政策,村里平整了高速公路棄渣地120畝,作為工業用地,引進3億元資金辦起了企業,轉移勞動力1000人,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萬多元,村財收入100多萬元,逐漸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明星村?!?
縮小城鄉差距,農民增收是關鍵。福鼎重點培植支柱產業,“草根”項目長成“參天大樹”,為積極反哺農業提供了有力支撐。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閩威水產等53家市級以上“農字號”龍頭企業,圍繞鏈條化、規?;?、標準化、品牌化,使30%的農戶參與到農業產業化經營中,福鼎7萬多富余勞動力就地轉型成為產業工人、個體老板。目前,福鼎已注冊成立28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吸收社員4100多人,帶動5萬農民拉近市場距離。
為使農民更好地融入城鎮化建設,福鼎以“市民理念”提升農民素質,引導農民轉變致富和就業觀念。2009年以來,該市著手打造“勞動就業一條街”,17個鄉鎮、街道建立了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建成14個農村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工作站,實現了勞動力信息、用工信息與市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對接共享。同時,以福鼎職專和電腦業技術學校為中心,建立了技能培訓機構,專門對農民工進行訂單式、套餐式、點招式技能培訓。近年來,福鼎通過建立無償補貼長效機制,補貼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建立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司法、就業救助等為輔的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社會救助體系。
在統籌城鄉建設中,福鼎堅持城鄉“一盤棋”,將全市工業與農業、城與農村、市民與農民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謀劃,按照“東擴南移面?!钡某鞘邪l展戰略,對全市產業、人口、生態環境等統一規劃布局,通過著力實施“生態治溪、綠色造城、民生路網”等惠民套餐工程,促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促進城鎮先進生產力向農村擴展、公共財政向“三農”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民傳播。
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福鼎城鄉環境日趨改善,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2%,綠地率達38.7%,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0.4平方米,空氣質量保持優質穩定,城鎮化率由20%提高到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