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率先實行低保金社會化發放,城鄉低收入群納入低保范圍,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在全省率先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參保率97.3%;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通自來水、通客車、通寬帶。這是福鼎市統籌城鄉發展帶來的變化。
“統籌城鄉發展,就是要把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更加關注民生,有水先解百姓渴,把財政的蛋糕更多地切給群眾,實行城鄉一體和諧共進?!备6κ蓄I導如是說。
工農互動,以工促農,突出產業鏈經濟
前岐鎮雙嶼村村民邵立武,近五年一直與落戶家門口的福建閩威水產公司簽養“合同魚”,他深有感觸地說:“沒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前,我為了多掙點錢四處打工?,F在在家養鱸魚,一年收入就近10萬元,比在外務工強多了?!?/p>
縮小城鄉差距,經濟是基礎,農民增收是關鍵。福鼎市充分發揮工業這一強市富民巨大引擎的作用,重點培植支柱產業,“草根項目”長成“參天大樹”,為積極“反哺”農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大龍頭帶動大基地,大基地拉動大發展,突出城鄉產業鏈經濟,注重農業生產、流通、儲存、銷售、信息、深加工各個環節的一體化。一批起點高、帶動力強、潛力大的龍頭企業,帶動福鼎千家萬戶農民進入市場,7萬多富余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就地轉型成為產業工人、自由職業者或是個體老板。目前福鼎市已注冊成立28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吸收社員4100多人,帶動5萬農民拉近市場距離。
堅持“一盤棋”,共享“惠民套餐”工程
“現在去福鼎進貨,出門就能坐公交車,一上午就一個來回,可不像以前那樣,頂著星星出門,戴著月亮歸來?!痹诠荜栨偽麝柎寮Q市場開雜貨店的青年吳正峒如是說。西陽村位于閩浙交界處,隨著往返福鼎城關公交車的開通,進城5小時的路程縮短為1小時25分。為此,村民抓住機遇,大力發展邊貿經濟和富余勞動力轉移輸出,人年均純收入達6000元以上。
在統籌城鄉建設中,福鼎堅持城鄉“一盤棋”,將全市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市民與農民作為一個整體來統籌謀劃,按照“東擴南移面?!钡某鞘邪l展戰略,對全市產業、人口、用、生態環境等方面進行統一規劃布局,通過著力實施“生態治溪、綠色造城、民生路網”等惠民套餐工程,打通、拓寬一條條“斷頭路”、“瓶頸路”。
在產業轉移和城市功能轉移的同時,按照“政府引導、群眾主體、社會幫扶、市場運作”的原則,堅持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公共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現代文明向農村傳播,積極推進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美的10個新農村示范村建設,建成了福鼎文化公園、桐江公園、江濱公園、青銅鼎雕塑和“福鼎長歌”大型浮雕文化景觀墻等公共服務項目,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城鄉共建、城鄉聯網、城鄉共享。
發展成果有效延伸,城鄉共享優質服務
這幾天,崳山鎮苗馬祖村的陳貞淮正在鎮衛生院門診陪父親進行康復治療。盡管老人的病情讓他掛心,但他慶幸地是在家門口就能治病?!案6κ嗅t院專家對口幫扶鎮衛生院,稍微重點的病情也能處理得好,加入合作醫療費用能及時報銷,一般不用上城里?!睂τ诂F在就診的鎮衛生院門診,無論就診環境還是各項開銷,陳貞淮都很滿意。
為達到“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貧有所濟、民有所業”的目標,近年來,福鼎市傾力推進城鄉教育、醫療、社保一體化進程。通過建立無償補貼長效機制,補貼農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升農村教育師資水平,進行鄉村學校危房改造、鄉鎮衛生院設施儀器配套;建立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醫療、教育、住房、司法、就業救助等為輔的全方位、立體化、多層次社會救助體系。
為使農民更好地融入城鎮化建設中,福鼎市以“市民理念”提升農民素質,引導農民轉變致富和就業觀念。2009年以來,該市著手打造“勞動就業一條街”,17個鄉鎮、街道建立了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建成14個農村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