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來關注一下國內企業的經營狀況。今年上半年國內經濟增速持續放緩,實體經濟顯露疲態,而其中中小型企業的困難更為突出。
今年第二季度中國GDP增幅放緩到了7.6%,而上半年的外貿總值只增長了8%,顯示出中國實體經濟特別是外向型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而對于抗壓能力薄弱的中小企業來說,情況更為糟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羅仲偉:
由于市場銷售不好,企業可能會產生脫節,會產生產品的積壓庫存。企業之間會形成一種相互的支付拖欠,還包括有些企業在擴大再生產。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由于投入比較大,一時生產能力得不到釋放,這樣都會占用大量的資金,由此引起企業比正常年份需要更多的融資,需要更多的資金。中小企業融資本來就比較困難,在這種情況下,又在進一步地提出了更多的融資的需求。所以更進一步加劇了融資的矛盾。
今年以來已經有一系列緩解中小企業困難的扶持措施出臺,但對于最核心的資金問題的解決,羅仲偉并不樂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羅仲偉:
現在出臺的一些措施還主要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解決當前的一些稍微難一些的問題。但情況往往是,措施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往往會扭曲。因為作為金融機構來說,它本身現在來說都是市場導向、自己要盈利的、對自己的資產躲避風險有自身的考慮。小微企業在這方面在擔保、在抵押這方面可能是有問題的。
政府一方面要進一步改善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發展環境,通過一種樸實的、普惠的政策,來逐步通過改善環境使中小企業有比較好的成長空間。另外一方面,從企業自身來說,從創業、創新和整個過程來說,我覺得也需要企業自身來做工作。
的確,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要挺過這道生死關口,在外部環境的改善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之外,還必須要依靠自身的商業判斷和經營能力。
北京曉清環保集團總裁 韓小清:
定位市場,市場定位要正確。另外也要搞好自己的商業模式,能夠持續的盈利,我覺得這點都很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 羅仲偉:
我覺得現在更是提醒我們,要抓緊有限的時間盡快地在轉型升級上面做工作,這個轉型升級就是逐步從低端向高端、中端向高端去開拓、發掘新的市場。這個實際上是有很多的市場機會的。這就需要我們扎扎實實地去做工作,從現在開始企業家要轉變觀念,要有長期經營、不斷積累的基本的思路和打算,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從短期化、投機化轉向長期化、積累化。更多地,像一些怎么差異化,通過差異化的這種競爭策略,來滿足特殊的市場、差異化的市場,取得自己的競爭優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