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知秋 看中國經濟轉型
諾亞財富發布2012下半年度策略報告
上海,2012年7月24日——諾亞(中國)財富管理中心(以下簡稱“諾亞財富”)今日發布以“一葉知秋 看中國經濟轉型”為主題的2012下半年度策略報告。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從經濟上說,自2010年開始,中國企業家已經體驗到兇險的“滯脹”——通脹高企、增長乏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諾亞研究《2012下半年度策略報告》試圖管中窺豹,以房地產為切入點考察產業價值鏈的變遷,探尋中國經濟轉型中的投資機遇。
宏觀經濟:軟著陸進行中 泡沫類資產價格將繼續下降
宏觀經濟層面,諾亞研究認為,美國經濟數據增速有所回落,房地產底部回暖,考慮到美聯儲的可能措施,繼續維持其緩慢復蘇預期。希臘債務危機解決路徑受到政治風險影響,經濟預期下行使得歐洲各國陸續出臺經濟刺激政策。
轉觀國內,國內投資、消費5月同比增速下行但減緩,貨幣政策、財政投資和消費刺激重啟可以使經濟企穩。通脹預期和均衡利率水平短期回落,經濟正處于軟著陸的進程之中,經濟結構轉型正在穩步推進。預計泡沫類資產價格將繼續下降,穩健貨幣政策將在轉型期被繼續采用,預調微調可以避免經濟大幅波動,財政政策將對拉動內需和消費逐漸起到更為關鍵的作用。
PE:泡沫漸退 并購藍海始出
目前,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正經歷著一場巨大的去泡沫化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必然伴隨著陣痛。反映在數據上,基金募集、PE/VC融資、退出等方面均出現大幅下滑。展望2012年下半年,由于之前“全民PE”造成的泡沫過于巨大,因此去泡沫化的過程將繼續,但跌勢將放緩,而整個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將逐步邁入底部區域。在此過程中,隨著泡沫破滅,之前虛高的價格將不復存在,優秀的PE/VC機構將能發掘出更好的投資機會,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投資機會將逐步顯現。
除此之外,并購市場的價值正逐漸被人們所發掘。相比于美國、歐洲等成熟市場,中國并購市場尚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但是從經濟發展周期、產業結構調整、金融環境、金融工具創新等多個維度分析,中國并購市場的崛起有其必然性,而隨著并購市場的崛起,相對應的,并購退出將成為企業除了IPO之外的另一退出渠道,并購基金的壯大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私募股權市場有一輪質的飛躍。
類固定收益:信托收益率繼續低迷 信用債將有良好表現
未來一段時間中國經濟將步入“類衰退期”,即經濟增速減緩、通脹預期下降。這導致:一方面,社會融資需求下降;另一方面,信托產品收益率可能繼續低迷甚至下降,而債券價格可能迎來上升行情。
信托業在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正在轉型。一方面,去銀信合作化的過程中非銀行的機構與超高凈值個人成功替代銀行資金;另一方面,房地產信托存量首次下降,降低了房地產信托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
債券市場規模在過去十年增長迅速,仍有巨大發展空間,但需要完善結構。中小企業私募債開閘,將推動信用債市場未來的擴容。
2011年發行規模達17萬億的銀行理財產品是中國最主要的固定收益產品。其大眾理財的形象正在改變,中高端產品占比大幅上升。未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明顯下跌的空間很小。
股市:底部特征明確 后市預期樂觀
今年年初開始的一波上漲行情使得投資者似乎又看到了股市回歸繁榮的希望,然而就在大家對“紅五月”繼續翹首以盼的時刻,市場卻又一次讓投資者失望,上證綜指連續破位下跌。
諾亞研究認為,盡管這段黎明前黑暗的時間有些長,但并沒有超出預期,畢竟整個經濟下滑的陣痛期過程在有限的政策調控下無法避免。從長周期看,目前估值見底、通脹回落,經濟增速下滑并將在三季度企穩,股市底部特征明確。從短周期來看,目前經濟增速向下,而政策向上,股市震蕩仍然是大概率的事件。
諾亞研究仍然對后市保持樂觀,如果說2012年上半年股市一直處于防守階段,那么下半年等待類衰退階段尾聲信號出現,將會迎來嚴冬之后的春天。
房地產:預期銷售繼續回暖 政策以試探性放松為主
時至今日,房價已連續多月回調,社會各方似乎有點滿意。然而,在政策松動方面,政府目前處于兩難境地。一方面,由于需求被人為壓制,政策一旦全面放開,房價報復性反彈的可能性極大,政策突圍存在障礙。另一方面,在銷售不振和價格回調的情況下,房地產開發企業面臨著現金短缺和盈利下滑的雙層壓力,投資增速持續下滑,新開工面積和土地購置面積更是多月出現負增長。
房地產行業投資低迷,不僅影響到宏觀經濟的發展,而且會造成房地產行業未來供給不足,使房價調整難以持續,不利于行業的中長期發展,也不利于真正地解決居民居住問題。
為了應對房地產調控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滿足社會需求,推進行業健康發展,政策轉向結構性調整,剛需支持政策逐漸得以落實。2012年下半年,諾亞研究對行業整體的發展趨勢轉向謹慎樂觀,預期銷售將維持回暖態勢,房價下半年企穩的可能性較大,政策上仍以試探性放松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