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控煙與禁煙,是一樁偉大的未竟事業。近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世界無煙日總干事獎頒給了咱們的衛生部長,以表彰中國在控煙履約中取得的成績??紤]到中國吸煙人口的總量和比例之高,煙草的行政壟斷、產量產值,再考慮到以煙草“減害”科研混淆視聽者,竟然能側身工程院院士。在這樣黯淡的背景之下,世衛組織頒發的這個獎項,似乎就不免有點五味雜陳。
當然,如果從另一個側面,我們也應該考慮到,諸多事實顯示,自2005年衛生部代表中國政府簽署《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以來,中國控煙協會的確在履約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姑且將獲獎當成一個階段性的肯定和正面激勵,就恰如其分。事實上,最近一段時期,控煙協會在控煙上的立場之堅定,態度之勇猛,動作之大幅,可謂非常罕見。
比如,去年年底,中國煙草協會致信中國工程院,請求該院重新評估關于“降焦減害”研究成果。甚至有專家在座談會上要求重新評估“煙草院士”謝劍平的院士資格。今年年中,控煙官員不惜向媒體爆出窖藏多年的猛料,稱當年在控煙公約談判中,中國代表團內的煙草局官員指斥衛生部官員,拋出“控煙即賣國”謬論,贏得了公眾一邊倒的支持。一個毋庸置疑的現狀是,中國控煙協會通過一系列勇猛動作,迅速占據了道義的高度,獲得了公眾和輿論的喝彩和肯定。故而,衛生部從2008年在南方德班召開的國際控煙大會上,因“寧要漂亮的煙盒,不要公民的健康”,恥獲專門頒發給控煙不積極國家的“煙灰缸獎”,到今日榮獲世界無煙日的總干事獎,顯然包含著蓽路藍縷的艱辛,并且是知恥而后勇的表現。
近日,中國控煙協會再次表現出了可嘉的勇氣,于7月17日致函中國綠化基金會,建議其撤銷此前在世界環保日上頒給中國煙草總公司的“2011年生態貢獻獎”獎項。函件還陳述了煙草企業對生態環境破壞的“三宗罪”——種植致土壤板結、烘烤煙葉消耗大量能源和制作卷煙每年砍伐200萬棵大樹。
至此,在上述三個獎項中,“生態獎”荒謬性和滑稽程度可謂無出其右者。不過,世界各國靠危害公眾健康牟利的煙草巨頭,一貫擅長于以贊助慈善、公益活動和體育賽事,掩蓋“本性”。這種伎倆由來已久,中國煙草總公司如此行事并不奇怪。讓人費解的是,綠化基金會竟然在解釋中露骨地宣稱:“此次評獎以捐款金額作為主要參考指標”——如此評獎,要讓人相信其公正客觀,而非獎項金錢買賣,顯然非常之難。再以上述國際控煙大會和世界衛生組織的獎項為參照,就不難看出諸如此類的國內獎項,所具有赤裸裸的功利性,以及所缺乏的公正機制和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