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白茶白茶,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主要從工藝方面和其他五大茶類進行區分。而福鼎白茶則體現了地域的唯一性。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什么樣的白茶才能叫“福鼎白茶”?
定義福鼎白茶
首先,我們從《地理標志 福鼎白茶》福建省地方標準看如何定義福鼎白茶:
在福鼎市行政區域內獨特的地理環境條件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繁育和栽培,用獨特的萎凋、干燥等加工工藝制作而成。
茶葉專家駱少君評價福鼎白茶之所以品質上乘是:“由于其特定的水土、特定的小氣候、特定的品種等先天優勢加之特定的傳統加工工藝、特定的沖泡方法等因素所決定的?!?
這前三個“特定”都離不開“福鼎”,今天重點說說福鼎白茶的地域唯一性。
生長最優區域
福鼎位于福建省東北部,地處閩浙交界的東海之濱,依山傍海,自然生態環境良好。沙埕天然深水良港似“S”形,從東南深入腹地,境內還有太姥山脈,形成了西高東低形似馬蹄的獨特地勢和特殊的氣候環境。
全市范圍內氣候存在較大差異,從東南沿海到西部、北部山區大體呈現氣溫遞減,降水增多的趨勢隨海拔高度增高年均氣溫垂直遞減率為每百米0.57℃。
根據茶樹生長對氣候條件的要求,是以熱量資源為主,水分資源為輔,以≥10 ℃的活動積溫大于4500℃為依據,對福鼎各區域進行茶樹生長氣象適宜性分析。
經分析可知,中部低山高丘地區氣候溫暖,熱量條件好,雨量充沛,適宜茶樹生長。特別是該區南部海拔200-500m是全市熱量與水分協調最好的地區,又受太姥山峰影響,多云霧、漫射光,是建立高產優質茶園的氣候條件最優區域。
地域優質土壤水源
從茶園土壤肥力評價標準可知,評價土壤是否適合種茶可以從全氮、全磷、全鉀、有機質的含量和陽離子交換量(CEC)及pH來判斷。
袁弟順等研究表明,大白茶產地的氮、有機質、磷、陽離子交換量比較高,且這些元素越高的土壤越利于大白茶的生長;宋明義等研究表明,鉀、磷含量高,偏酸性土壤適合大白茶的生長發育,且能提高產量與質量。所以,全氮、全磷、全鉀、有機質的含量和陽離子交換量(CEC)越高,土壤肥力越優,pH則要適當偏酸性,適合茶樹生長的pH值為4.0~6.5.
經檢測,福鼎市土壤全氮含量、全磷含量、全鉀含量、有機質含量、活性鋁和陽離子交換量(CEC)都較高,pH平均為4.5,都是十分適宜白茶茶樹品種的種植與生長。
福鼎區域溪水環繞,沿太姥山脈向東南、西東方向分布,水資源豐富。流域內水質清潔,經化驗檢測,重金屬及有害微生物細菌含量低于有機農產品環境標準。森林覆蓋率達65%,山上青翠蔽日,山間溪澗清泉,晴日嵐霧繚繞,陰天云海茫茫,常年云霧飄緲,空氣質量長期居福建省前列。
國家地理標志
2017年,農業部公布第四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共29個傳統農業系統,其中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統作為此次福建省唯一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成功入選。
“福鼎白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009年5月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準注冊,該商標的專用權屬福鼎市茶業協會。根據國家《商標法》和《福鼎白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使用規則》,福鼎市茶業協會依法依規對福鼎白茶地標進行授權許可。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16家茶企獲得福鼎白茶地理標志許可使用權。
從今年開始,福鼎白茶建立大數據溯源系統,今后大家在購買福鼎白茶時可通過掃描產品上的大數據溯源防偽碼確認產品的源頭。
工藝可以被模仿,茶樹品種可以被移植,但福鼎的氣候、土壤、環境特點卻是無法模仿的,在這特有環境下生長出來的白茶也造就了獨一無二的“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經過多年的努力,從不為人知的小茶類,發展成為六大茶類之一白茶的代表茶類,品牌價值逐年提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