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t5qkl"><label id="t5qkl"></label></tr>

    <p id="t5qkl"></p>
    <track id="t5qkl"></track>
    <acronym id="t5qkl"><strong id="t5qkl"></strong></acronym>
    您目前瀏覽 > 首頁 > 新聞資訊
    信息檢索:  搜索    人才搜索
    新聞中心
    您目前瀏覽 > 首頁 > 新聞資訊 > 文表下載 > 正文

    員工招募調配與考核

    添加時間:2011/2/25 11:07:05    點擊數:2436    作者:    來源:福鼎人才網

    員工招募調配與考核

     


    一、 人員的招聘、篩選與錄用

    1. 
    招聘錄用原則
    1 廣開才路、多種渠道
    2 人事部門統一企業的人事招聘、錄用制度,供下屬單位統一執行??捎筛飨聦賳挝蛔孕姓衅?,并報企業備案。
    3 人才來源突出籍貫、系統、畢業院校多元化。
    4 企業現有職工具有崗位競爭的優先權。立足于在企業現有員工中發現、使用、培養人才,招聘人才首先面向內部。
    5 確定用人標準時,不能一味貪高(學歷)求洋(留學),以適用人才為主。
    6 為便于集中崗前培訓和降低招聘成本,招聘不宜零星而應成批進行。
    7 企業各部門的員工在性格特征、結構上互補。
    8 落實政府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
    ——
    職業技能鑒定制度;
    ● 
    主要針對藍領職工,由政府勞動部門負責實施
    ● 
    首批實行的涉及8個行業50個工種,包括營業員、農藝工、磨工、電工、鉗工、駕駛員、摩托車調試修理工、美容師
    ——
    任職資格考試制度
    ● 
    主要針對白領職工,由政府人事部門負責實施
    ● 
    首批實行任職資格考試和注冊制的,有律師、會計師、審計師、建筑師、房地產估價師、執業藥師、國際商務師、導游、保險代理人、公務員、醫師、醫師、教師、編輯等
    2. 
    招聘渠道
    渠道1 刊登招聘廣告
    通過報紙、電臺、電視、專業雜志、互聯網絡、馬路張貼刊出廣告,招聘資料投寄企業(國內企業一般謝絕來訪),經初選后面試。
    ——
    優點: 傳播范圍大,挑選余地大;招聘廣告留存時間較長;可附帶作企業形象、產品宣傳。
    ——
    缺點: 初選雙方不直接見面,信息失真;廣告費用支出較大;錄取成功率低。
    ——
    適用于各類企業、各類人才。
    渠道2 人才招聘會
    參加定期或不定期舉辦的人才交流會、人才市場、人才集市。
    ——
    優點: 雙方直接見面,可信程度較高;當時可確定初選意向;費用低廉。
    ——
    缺點: 應聘者眾多,洽談環境差;挑選面受限。
    ——
    適用于初中級人才,或急需用工。
    渠道3 職業介紹所與就業服務中心
    一般由職業中介機構撮合或檢索其人才資源庫,實行單向(或雙向)收費。
    ——
    優點: 介紹速度較快,費用較低。
    ——
    缺點: 中介服務普遍質量不高。
    ——
    適應于初中級人才,或急需用工。
    渠道4 委托獵頭公司
    將用人要求和標準轉告獵頭公司,委托尋求合適人才。
    ——
    優點: 能找到滿意人才,比企業自己招聘質量好,招聘過程隱密、不事聲張。
    ——
    缺點: 招聘過程較長,各方反復接洽談判;招聘費用昂貴,須按年薪的一定比例支付獵頭費。
    ——
    適用于物色高級人才。
    渠道5 大專院校
    企業派員到大專院校招聘應屆生,與求職者面談。有的邀請候選者預先到企業實習。
    ——
    優點: 雙方了解較充分;挑選范圍和方向集中,效率較高。
    ——
    缺點: 應聘者流動性過大,有時需支付其旅費和實習費。
    ——
    用于招募發展潛力大的優秀新人才。
    渠道6 職業學校
    與大專院校招募類似。
    渠道7 員工內部保薦
    員工推薦其親戚、朋友、熟人、同鄉、校友到企業工作,或為其擔保。
    ——
    優點: 用人較為可靠,招募費用較低。
    ——
    缺點: 較難做到客觀評價和擇優錄用,容易形成小團體和裙帶關系。
    ——
    主要招用初級勞工和核心人員。
    渠道8 安置退役軍人
    按政府法令接收退伍人員到企業工作,有的是指令性,也可以是雙方選擇,主要發揮其專業優勢和軍隊優秀傳統。
    3. 
    篩選與錄用程序
    1 初選式(面試)。人事主管對求職者作初步估計,決定下一輪的候選者。
    2 求職材料整理。通過求職者填寫的申請表來掌握其初步信息,篩選出可供面試者。
    3 深入的面試。由人事部主持,由有關各方組成招聘專家組。主要了解求職者的更多信息:求職者的激勵程度;個人理想與抱負,與人合作的精神。
    4 核實與評價。有關應聘材料、證件的真實性核對、調查,教育程度與經歷評估。
    5 就業測驗:
    ——
    智力測驗。測試學習、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表達、計算、推理、記憶和理解能力
    ——
    技能測驗。測試某些具體工作所需的特殊技,如手的靈巧程度、手與眼的協調程度。
    ——
    熟練度測驗。測試某些具體工作所需的熟練程度,如打字、操作電腦、速記。
    ——
    個性測驗。測試其其性格類型、事業心、成就欲望、自信心、耐心。
    ——
    職業傾向測驗。測試其對某些職業的興趣和取向?!?span lang="EN-US">
    以上這些測驗有的與面試同時進行,有的在工作現場或模擬情景,甚至可以委托專業的人才測評機構測試。
    6 體格檢查
    7 建議錄用
    8 頂頭上司的面試
    9 錄用,進入企業試用期
    以上步驟并不是對每位申請者都是必須的,有的可以跳過。
    4.
    人職匹配理論(美國職業指導專家J.L.Holland
    一般來說,不同性格的人與不同職位之間有最相適應的關系,據此可作為人員錄用和崗位調配的依據。

    二、 人員調配

    1. 
    根據企業內外人力資源供求狀況的調配措施
    2. 
    進行人才梯隊建設
    1 根據過去的人事經驗和對未來的職位預測,確定每年職位變動和任命比例。
    2 為每一個重要職位,進行后備干部梯隊建設。主要根據年齡和現職位年數(及其他因素)篩選。對每個職位的后備人員劃分為以下幾類:
    ● 
    可(應)立即提升 ● 1年后提升
    ● 
    將來可能提升     ● 令人滿意但不能提升
    3 將不同年齡組的中高級管理人員合理分配在企業各個層面,即要老中青三結合。
    4 堅持把有潛力的年輕人員在其工作早期階段,給予機會,在同一管理層下的各部門內工作,以拓寬其工作經驗和管理視野。
    5 打破人才本位主義,謹防部門主管為局部利益,隱藏可提升的人選,不愿讓其供全企業統一調用。
    6 注意各部門人才稀缺、富余不平衡的狀況,把可能積壓的人員疏導到其他部門。
    3. 
    一般企業均實行從企業內部優先調配的人事政策
    這有助于提高員工士氣和期望,使有前途的員工更愿效力。對大型企業,其內部人才濟濟時是較為可行的,但完全靠內部調配的一些弊病。
    4.
    實行公開競爭的人事政策
    企業亦可實行公開競爭的人事政策,企業內外部公平競爭職位。從另一個方面講,從外部調配人員,有利于帶進新思想,注入新鮮血液,對內部自以為有繼承權的人員形成競爭壓力。西方企業常常從外界選拔高級主管。
    5. 
    考慮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的效應
    彼得指出: 人們常常被提拔到他們能力不能勝任的級別上。尤其在某一職位上取得成就后,往往使他被提升到力不能及的更高職位上,即提升過了頭。
    所以在企業人事調配中,對有功之人應按職位與能力匹配原則進行,不足之處靠其他獎勵措施彌補。

    三、 績效考核

    1. 
    考核目的
    1 作為晉升、解雇和調整崗位依據。著重在能力和能力發揮、工作表現上進行考核。
    2 作為確定工資、獎勵依據。著重在績效考核上。
    3 作為潛能開發和教育培訓依據。著重在工作能力和能力適應程度考核上。
    4 作為調整人事政策、激勵措施的依據,促進上下級的溝通。
    5 考核結果供生產、采購、營銷、研發、財務等部門制定工作計劃和決策時參考。
    2. 
    考核原則
    1 對企業的高、中、低層員工均應進行考核。當然,不同級別員工考核要求和重點不同。
    2 程序上一般自下而上,層層逐級考核,也可單項進行。
    3 制定的考核方案要有可操作性,是客觀的、可靠的和公平的,不能摻入考評主辦個人好惡。
    4 考核要有一定的透明度,不能搞黑箱操作,甚至制造神秘感、緊張感。
    5 提倡考核結果用不同方式與被評者見面,使之心服口服、誠心接受,并允許其申訴或解釋。
    6 大部分考核活動應屬于日常工作中,不要過于繁復地沖擊正常工作秩序,更反對無實效的走過場、搞形式主義。
    3. 
    考核時間
    1 分為定期考核(每周、旬、月度、季度、半年、年度)、不定期考核。
    2 基層人員考核可周期短、頻繁些;中高層考核周期可長些,甚至34年。
    4. 
    考核指標體系
    企業考核指標體系
    對不同考核對象: 職務、崗位不同,選擇考核指標有所區別和側重。
    對不同考核目的: 獎金、晉升工資級別,選擇考核指標權重不同。
    5. 
    考核人與考核形式
    1 直接上級考核。由直接上級對其部下進行全面考核和評價,其缺點是日常接觸頻繁,可能會摻雜個人感情色彩(常用于對一線的工人。
    2 間接上級考核。由間接上級越級對下級部門進行全面考核和評
    價。
    3 同事評議。同級或同崗位的職工之間相互考核和評價,須保證同事關系是融洽的,用于專業性組織(研發部門)和中層職員。
    4 自我鑒定。職工對自己進行評價,抵觸情緒少,但往往不客觀,會出現自夸現象。
    5 下級對上級評議。下級職工(部門)對上級領導(部門)評價。弊病較多:下級怕被記恨、穿小鞋,故光說好話,或缺點一語帶過;上級怕失去威信,工作中充當老好人??筛倪M用無記名評價表或問卷。
    6 外部的意見和評議。由外協單位、供應商、中間商、消費者(或傳媒),對與之有業務關系的企業職工進行評價。
    7 外聘績效專家或顧問。一般較為公允,避開人際矛盾,結論較為客觀;但成本較高,且對某些職位工作不內行。
    8 現場考核或測評。企業專門召開考評會對有關人員進行現場答辯和考評,或者通過相對正式的人事測評程序和方法對侯選人考評。
    各種形式各有優缺點,適用于不同考核對象和目的,也可在考核中綜合應用。
    6. 
    考核辦法
    1 查詢記錄。對生產記錄、員工工作記錄、檔案、文件、出勤情況整理統計。
    2 定期考核。企業視情況進行每周、月、季度、半年、年度的定期考核,以此為基礎積累考核資料。
    3 書面報告。部門、個人總結報告或其他專案報告。
    4 考核表。設計單項考核主題或綜合性的表單,為方便應用可使用多項式選擇、評語、圖表、標度或評分標準。
    5 重大事件法。為每一員工或部分建立考績日記,專門記錄其重要的工作事件,均包括好的和壞的。
    6 比較排序法。通過在考評群體中,對考評對象兩兩相互比較,優中選劣或劣中選優,逐步將員工從優到劣排隊。
    目前績效考核的方法很多,企業可根據考核目標、考核對象等因素選用;或者綜合各種辦法,歸納出考評結果。
    7. 
    考核結果的反饋
    1 考績應與本人見面,具體方法有:
    ——
    通知和說服法
    主管如實將考核結果的優缺點告訴被評人,并用實例說明考績的正確性,最后鼓勵其發揚優點、改進缺點、再創佳績。
    ——
    通知和傾聽法
    主管如實將考核結果(優缺點)告訴被評人,然后傾聽對方意見,相互討論。
    ——
    解決問題法
    主管一般不將考核結果告訴被評人,而是幫助其自我評價,重點放在尋找解決問題途徑上,協商出有針對性的改正計劃,激勵、督促其執行。
    2 為避免引起被評人反感、抑制,應注意:
    ——
    不要責怪和追究被評人的責任和過錯;
    ——
    不要帶有威脅性,教訓下級;
    ——
    不作泛泛而談,多援引數據,用事實說話;
    ——
    對事不對人;
    ——
    保持雙向溝通,不能上級單方面說了算;
    ——
    創造輕松、融洽的談話氛圍。
    3 典型考核后的面談技巧:
    ——
    對考核優秀的下級
    ● 
    繼續鼓勵下級上進心,為其參謀規劃
    ● 
    不必對下級許愿誘惑
    ——
    對考核差的下級
    ● 
    幫助具體分析差距,診斷出原因
    ● 
    幫助制定改進措施
    ● 
    切忌不問青紅皂白、興師問罪
    ——
    對連續績差、未顯進步的下級
    ● 
    開誠布公,讓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 
    揭示其是否職位不適,需換崗位
    ——
    對老資格的下級
    ● 
    特別地尊重,不使其自尊心受傷害
    ● 
    充分肯定其過去的貢獻,表示理解其未來出路或退休的焦慮
    ● 
    耐心并關心下級,并為他出些主意
    ——
    對雄心勃勃的下級
    ● 
    不要潑涼水、打擊其上進積極性
    ● 
    耐心開導,闡明企業獎懲政策,用事實說明愿望與現實的差距
    ● 
    激勵其努力,說明水到渠成的道理

     

     

    發表評論
    目前共有 0 條評論
    特別聲明:評論內容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
    用戶名: 請先 登陸注冊
    驗證碼:

    福鼎人才網廣告
    最新評論
    Copyright(C)2003-2021 本站由福鼎市雅索軟件公司負責運營 / 常年法律顧問:福建惠爾律師事務所
    咨詢熱線:0593-6122009 E_mailto:webmaster@fdren.net
    國家版權局證號:閩作登字13-2008-L-0517號
    國家信息產業部ICP備案號:閩ICP備19001154號-1
    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_巨爆乳肉感一区二区三区_国语自产偷拍精品_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 <tr id="t5qkl"><label id="t5qkl"></label></tr>

    <p id="t5qkl"></p>
    <track id="t5qkl"></track>
    <acronym id="t5qkl"><strong id="t5qkl"></strong></acronym>